盡管包括眾多權威專家在內(nèi)的旁觀者,都以常識判斷這些孩子的身體狀況,與這塊曾經(jīng)被嚴重污染的校址有關;盡管常州市政府表示將認真調(diào)查核實,依法處置,對存在的問題絕不姑息。但是,到目前為止,對環(huán)評本身的�(zhì)疑卻仍受各方爭議�
央視4�17日消息,常州外國語學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學生檢出皮炎、血液指標異常等,個別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經(jīng)檢測,該校區(qū)地下水、空氣均檢出污染物。學校附近正在開挖的地塊上曾是三家化工廠,專家稱校區(qū)受到的污染與化工廠地塊上污染物吻合�
根據(jù)常州市衛(wèi)計委組織成立的醫(yī)學專家組提供的數(shù)�(jù)�1�11日至2�29日上�9點,全市8家醫(yī)院共接診常外學生就診及體�597人,部分檢查指標異常的有133人。學校請來的�(yī)學專家表示,白細胞數(shù)和甲狀腺相關癥狀,和學生的飲食、精神壓力有關,同時也提醒手機和電腦放射線對孩子的影響�
該校學生家長陳恕對這些說法將信將疑。和其他家長一樣,獨生子的一切飲食、作息,她都格外小心。兒子平時學習純粹靠興趣,并沒有施加太多壓力,而學校更是禁止孩子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進校�
和陳恕一樣,更多家長將矛頭指向了學校對面�“毒地”�“毒地”原本是三家農(nóng)藥和化工廠�2010年農(nóng)藥廠全部遷出后,政府對土地進行修復。在1月緊急叫停土地修復之后,�(huán)保部門和學校委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均檢驗稱:土壤、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標合格�
眾所周知,環(huán)評的目的是預防污染,有關方面可盡量將項目建設中的�(huán)境隱患列入環(huán)評范圍,全過程回應民眾關切疑似地下水或土壤污染導致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部分學生身體出現(xiàn)不適之事,爭議至今仍未平息。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學校建設的環(huán)評上�
盡管�?shù)丨h(huán)保部門和校方都不一次做過監(jiān)測,其結果并沒得到所有人認可。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常規(guī)檢測指標,并沒有滿足一些家長的要求,將周邊土地的化學殘留包括在�(nèi)。于是,各方都言之鑿鑿,卻都說服不了對方。令人信服的最終結果,還有待于�(huán)保部、江蘇省等權威機構的�(diào)查,此事卻將�(huán)評制度置于眾目睽睽之下�
作為新建校舍,項目施工首先需先批后建。然而,常州外國語學院相關文件顯示,其環(huán)評報告明顯晚于學校施工時間長�7個月。最后,�(huán)評結果也是符合學校用地對�(huán)境標準的要求。這僅僅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正是這樣一份審批過關的�(huán)評報告,把學生們陷入了不可預知的嚴重后果中�
那該校為何要選址在污染企�(yè)地塊旁邊?按照教育部門的解釋,這是因為學校原來的整體建筑存在安全隱患,要另建校區(qū)。他們表示,已做過相應的�(huán)評�“這個地塊的土壤,包括檢測都是達標的,就是因為選址的評估報告中,它也是符合�(guī)范的,是符合學校用地的�”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紀忠說�
然而,權威媒體�(diào)查發(fā)�(xiàn),當?shù)毓賳T認為符合�(guī)范的評估報告其實存在嚴重瑕疵。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就指出,這份�(huán)評報告中只考慮了氨氮、重金屬、pH值等常規(guī)的污染物指標,卻沒有考慮到農(nóng)藥的成分�
更讓人不解的是,已經(jīng)確認符合建校�(guī)范的�(huán)評報告最后還指出,項目北�(cè)場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經(jīng)受到污染,存在人體健康風險和生態(tài)風險”。報告還建議,為避免“所在區(qū)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塊嚴禁開�(fā)和利用地下水資源”。而實際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來的重污染地下水�
此外,作為建校依�(jù)的這份�(huán)評報告批復時間是2012�3�31日,然而學校奠基施工的時間卻是2011�8�21日,也就是說,學校開始施工的時間比環(huán)評批復時間整整提前了7個多月,屬于典型的未批先建�2015�9月,大批學生入校,但此時北邊的污染土壤正在開挖修復中�
是的,該�(huán)評顯然存在重大瑕疵,只對普通污染物進行了研判,而對�(nóng)藥等有毒物質(zhì)的檢測卻只字未提,這顯然與學校緊鄰化工廠廢棄物處置場所的事實嚴重相脫節(jié)。報告固然有瑕疵,但至少指出北側(cè)場地有嚴重污染問題,不得對地下水進行開發(fā),但學校在建設和使用中仍然將地下水進行了開�(fā)�
不忘初衷,方得始終。既然環(huán)評的目的是預防污染,那么有關方面可盡量將項目建設中的�(huán)境隱患納入環(huán)評范圍,同時全程增加有效信息供給,更好回應民眾關切。比如,考慮到與學校毗鄰的是原化工廠,環(huán)評時就可以增加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處置預案,一旦公眾有疑慮,也有利于查找問題所在�
行百里者半九十。隨著我國環(huán)保法律逐步完備和公眾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環(huán)評已�(jīng)成為各地�(guī)劃或項目�“標配”。如果能在嚴格落實已有程序的基礎上,提升�(huán)評的針對性,讓民眾看到環(huán)評的“誠意”,類似事件的溝通便會更順暢些�
|